【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非小事,科学防治要重视

来源:发布时间:2024-10-20 作者:点击: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中国主题是“管体重,强骨骼”。这个主题倡议全社会共同传播科学管理体重、强健骨骼的理念,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的发生。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骨质疏松已然成为对中老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慢性疾病,我国骨质疏松防治方面存在患病人数高、诊断率低、治疗率低、长期药物治疗依从性低的“一高三低”问题。与很多人认为的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化的自然现象不同,这其实是一种可诊断、可治疗的疾病。即使被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在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管理后,也是可以得到治疗并降低骨折发生率的。

图片


骨质疏松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1.疼痛

疼痛部位包括胸、背。

2.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症严重者可有身躯缩短和驼背、下肢肌肉痉挛(夜间睡眠中抽筋)、指(趾)甲变软变脆和易裂等症状。

3.脆性骨折

在骨质疏松骨折中,以脊椎压缩性骨折发生率最高。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人种、老龄、绝经后、母系家族史等。

可控因素:低体重、影响骨代谢药物、低雌激素状态、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钙摄入不足、Vitamin D摄入不足、高钠饮食、蛋白质摄入过高或者过低。

相关疾病因素:相关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最常见的是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等。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神经性厌食、雄激素抵抗综合征、高钙尿症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

消化系统疾病:炎症性肠炎、吸收不良、慢性肝病、胃肠道旁路或其他手术、胰腺疾病、乳糜泻等。

神经肌肉疾病: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脑卒中、脊髓损伤、肌萎缩等。

血液系统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血友病、镰状细胞贫血、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其他疾病:中度至重度慢性肾脏疾病、哮喘、慢性代谢性酸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病、器官移植后、充血性心力衰竭、抑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淀粉样变等。

对于做过妇科手术,如子宫或者卵巢切除手术的女性,其绝经期提前或乳腺癌术后的患者要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1.患者如在轻微外力下就发生骨折了,这时可考虑已经罹患了重度骨质疏松症;

2.对于没有发生骨折的中老年人,可通过双能X线骨吸收仪测量的骨密度来判断是否患有骨质疏松。通过骨密度检测不仅可以测量出人体的面积骨密度值,还能测出与同龄、同性别人相比,我们的骨密度T值。根据T值可以诊断是否患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的状况。


如何防治骨质疏松?


1.调整生活方式

(1)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2)充足日照:建议上午11: 00到下午3: 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 min,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3)规律运动: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始新的运动训练前应咨询临床医生,进行相关评估。运动可改善机体的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性等,减少跌倒风险。运动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适合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包括负重运动及抗阻运动,推荐规律的负重运动及肌肉力量练习,以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肌肉力量练习包括重量训练,其他抗阻运动及行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乒乓球等。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2.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1) 矿物类制剂

a.钙制剂:成人每日建议摄入量为800mg(元素钙量)。

b.骨活性剂:常用的有钙三醇、阿法骨化醇。

(2)骨吸收抑制药

a.性激素类制剂: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利维爱。

b.降钙素(CT):以鲑降钙素作用最强。

c.二膦酸盐类:能抑制骨吸收,减少骨流失,并有止痛作用。

(3) 骨形成促进药

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间断使用能够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

注意:药物需要在临床医师指导下应用。



3.外科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微创、局麻也能进行的手术,近年来得到较多应用,被认为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症、压缩性骨折等疾病的常用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液态的骨水泥注入椎体内,以达到迅速止痛和恢复椎体强度的目的。





4.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在肢体筋骨,但其病变部位却在肝、肾、脾、胃。肝肾不足,脾胃亏虚是其根本原因,外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损伤筋骨是其致病因素。中药治则益肾填精、健脾养肝、强筋壮骨、益气活血、通经舒络,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骨疏康胶囊、活血止痛散(胶囊)。传统方剂成方有:金匮肾气汤丸、补肾固冲丸、归脾汤、虎潜丸。针灸治疗: 主穴选用阿是穴、肾俞穴、足三里、悬钟、大杼等,针刺以捻转提插补法为主;配穴选用膈俞、肝俞、血海、太冲等穴。




骨质疏松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持续性治疗。希望能够通过加强骨质疏松知识的普及、提高人群对疾病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诊断率、治疗率,重点减少骨折发生,为中老年人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