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时间:2024-10-23 作者:点击: 次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可累及多个脏器,导致脏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
在中医方面,脓毒症属于“外感热病”“厥证”“脱证”等范畴,其发病与外邪侵袭、正气不足有关。《黄帝内经》中提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了正气的重要性。脓毒症的病因可分为外来之毒和内生之毒,病机涉及毒、热、瘀、虚等多个方面。
▲60岁以上的老人;
▲1岁以下的婴幼儿;
▲糖尿病患者;
▲尿毒症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
▲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如血液系统肿瘤、癌症(尤其是接受化疗)、器官移植、风湿免疫疾病、长期服用激素、AIDS等等;
▲严重烧伤和皮肤疾病的患者;
▲无脾者;
▲曾经患脓毒症的病人。
这些症状可能预示脓毒症,如果有这些症状,请立即与当地医院或医生联系。
(1)口齿不清或混乱;
(2)颤抖或肌肉疼痛、发烧;
(3)全天无尿;
(4)严重的呼吸困难;
(5)濒死的感觉;
(6)皮肤斑驳或色变。
遵循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提出了“三证三法”辨证治疗脓毒症,将脓毒症分为热证、瘀证、虚证,与之相对应的治疗方法是清热解毒法、活血 化瘀法、益气固脱法。
脓毒症的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中医认为热伤血脉、热壅血瘀。黄连解毒汤(栀子、黄连 、黄芩、黄柏组成)具有清热凉血、行气活血、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三焦火毒热盛之,有一定拮抗心肌抑制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双向免疫调理作用。
凝血功能障碍贯穿脓毒症的始终,在脓毒症心肌抑制的治疗中既要控制促炎反应又要控制凝血反应。热之所过,血为之凝。脓毒症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是由于瘀毒内阻、邪毒内蕴、败血损络。气血运行受阻,脉络瘀阻导致心脉痹阻。活血类中药能有效改善微循环。如芪参活血颗粒(由黄芪、 丹参、赤芍、川芎、红花、当归等组成)以活血化瘀、益气为主。
脓毒症的病变中,肺脏和肠道既是易受毒邪攻袭之地,又为毒邪蕴生之所,肠道菌群失调、内毒素移位可触发机体过度炎症反应与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对热结肠腑患者采用通腑泄热、保阴存津方药,可以有效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减轻心肌损伤,如锦红汤(生大黄,红藤,蒲公英等组成)能有效保护脓毒症早期出现的心肌损伤,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脓毒症后期大量耗损气阴,致使津液枯槁,无以滋养各个脏腑,导致脉伏不起、气阴耗竭、阳气暴脱、脏腑虚衰、阴阳俱虚,治疗以复脉养阴、益气固脱、回阳救逆、阴阳双补为原则独参汤辅助治疗脓毒症可提高CO,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器官低灌注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血小板数量,防止病情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展。
中药注射剂在脓毒症中应用:① 一旦诊断为脓毒症,中药注射剂可辨证应用。② 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需要撤药时,建议血管活性药物应先于中药注射剂撤药。
目前用治脓毒症研究较多的包括以下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适用于热毒血瘀证;参附注射液:适用于心阳虚衰、阳气暴脱;生脉注射液:适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参麦注射液:适用于气阴两虚证;黄芪注射液:适用于心气亏虚, 血脉瘀阻证。
1.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和种子。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降低感染风险。
2. 适当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减少患脓毒症的风险。
3. 避免风险:避免吸烟、酗酒,减少使用毒品,这些行为都会损害免疫系统,增加患脓毒症的风险。
4. 接种疫苗:按照推荐程序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这些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从而降低患脓毒症的风险。
5.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疼痛、咳嗽等,应尽快就医。早期治疗可以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