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中医教你“天人共养”健康过节!

来源:中医经典病房 韦薇发布时间:2025-10-05 作者:点击:



中秋佳节


中秋是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赏月、品月饼、尝秋果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但你知道吗?从中医“天人相应”的角度来看,中秋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饮食起居若不加注意,容易引发肠胃不适、秋燥上火等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一起学习如何健康、舒适地度过这个中秋!



吃月饼:辨体质、选对馅,健康不腻口


月饼虽美味,但多为高糖、高脂、难消化之品。中医认为其“滋腻碍脾”,吃多了容易导致脾胃负担加重,出现腹胀、没胃口等情况。不同体质的人,选对月饼很重要:

· 平和体质:消化功能较好,可少量品尝各类月饼,建议搭配清茶,解腻助消化,但避免空腹食用。

· 湿热/痰湿体质容易长痘、舌苔厚腻的朋友,尽量少吃莲蓉、豆沙等甜腻馅料,可选低糖五仁类(少坚果)。

· 阴虚火旺体质:常有口干、失眠困扰的人,应避开蛋黄、火腿等温热类月饼,可少量品尝冰皮月饼(注意别贪凉)。

· 脾胃虚弱者:老人、孩子或平时消化不佳的人群,建议把月饼切小块,一天不超过1/4块,搭配陈皮水或山楂茶,帮助理气消食。



品秋果:应季而食,防燥不伤身


中秋时节,石榴、柚子、柿子、梨纷纷上市。中医认为“秋食果,养肺阴”,但要注意水果的性味,吃对才养生:





01

柚子、梨:偏凉润,能润肺防燥,适合口干咽燥的人,但脾胃虚寒者建议煮成梨汤或柚子茶,减轻寒性。


02

石榴:味甘酸,能收敛止泻,但过量食用易“敛邪”,导致便秘,适合腹泻人群,便秘者需少吃。


03

柿子:性寒,不宜空腹吃,也不要和螃蟹、红薯同食,建议饭后一小时再吃,一次一个为佳,记得去皮。


调作息:赏月不熬夜,早睡养阴气


中秋夜,家人团聚赏月,常常不知不觉就熬夜了。但中医强调“秋季宜养阴”,建议早睡早起。晚上是身体修复、储备阴液的关键时间,熬夜易加重秋燥与疲劳。尽量在23点前入睡,如果不得已熬夜,第二天不妨喝一杯麦冬百合茶(麦冬10克 + 百合5克),滋阴润燥,恢复精神。



防秋燥:内外兼护,润养身心


中秋虽渐有凉意,但“秋燥”仍在,容易引起皮肤干、喉咙痛、干咳等不适。中医建议从“饮食”与“护理”两方面入手:

内服:多喝温水,常饮银耳莲子羹,少吃辛辣油炸之物。



外用:睡前温水泡脚(15分钟,40℃左右),浴后及时涂抹润肤露。若室内干燥,可放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

中秋团圆,健康是福

中秋的核心是“团圆安康”,遵循中医“顺时而食、顺时而息”的原则,既能享受佳节的甜蜜,又能守护家人的健康。


祝愿大家中秋快乐,月圆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