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谈“骨”论“筋”,骨质疏松最销魂

来源:骨伤二科(脊柱骨病科) 陈永璋发布时间:2025-10-20 作者:点击: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2025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中国主题是“健康体重,强骨健身”。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退变、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




一、骨质疏松症的表现




只是抬东西时打了个喷嚏,却换来腰背剧痛无法动弹;只是轻轻绊了一跤,就得到骨折的诊断——这不是意外,而是“骨质疏松”悄然侵蚀的结果,骨质疏松症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下:


(一)疼痛

疼痛部位包括胸、背等,疼痛特点呈进行性加重、无固定痛点、弥漫性疼痛、与活动密切相关。


(二)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症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下肢肌肉痉挛(夜间睡眠中抽筋)、指(趾)甲变软变脆和易裂等症状。


(三)脆性骨折

在骨质疏松骨折中,以脊椎压缩性骨折发生率最高。





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一)不可控因素:人种、老龄、绝经后、母系家族史。


(二)可控因素:低体重、影响骨代谢药物、低雌激素状态、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高钠饮食、蛋白质摄入过高或者过低。


(三)相关疾病因素

相关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最常见的是内分泌系统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亢、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性肠炎、吸收不良等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也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对于做过妇科手术、乳腺癌术后的女性,其绝经期会提前,要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image.png





危险因素









三、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




(一)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在肢体筋骨,但其病变部位却在肝、肾、脾、胃。肝肾不足,脾胃亏虚是其根本原因,外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损伤筋骨是其致病因素。中药治则益肾填精、健脾养肝、强筋壮骨、益气活血、通经舒络。中医外治推荐针灸治疗:主穴选用阿是穴、肾俞穴、足三里、悬钟、大杼等,针刺以捻转提插补法为主;配穴选用膈俞、肝俞、血海、太冲等穴。


(二)使用矿物类制剂

1.服用钙制剂。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食物摄入推荐量为800mg(元素钙量),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400mg。


2.服用骨活性剂。钙三醇、阿法骨化醇,需要长期服用(3-6个月或更长),老年人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老年人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每日800-1200IU。口服补充天然维生素最为安全,当有肾功能减退时,宜用阿法骨化醇或骨化三醇。


(三)使用骨吸收抑制药

1.性激素类制剂。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利维爱等。雌激素替代疗法,可减少绝经后妇女的骨量丢失,降低骨折发生率。


2.降钙素(CT)。以鲑降钙素作用最强,长期使用降钙素可防止骨矿含量的进一步丢失,并使骨密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有利于减少骨质疏松伴随的疼痛。


3.二膦酸盐类。能抑制骨吸收,减少骨流失,并有止痛作用。


(四)使用骨形成促进药

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间断使用能够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


(五)外科治疗 

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把液态的骨水泥注入椎体内,以达到迅速止痛和恢复椎体强度的目的,术后能当日下床,减少因长期卧床引发的相关风险。


(六)调整生活方式

1.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规律摄入水果和蔬菜可降低髋部骨折的风险,适当的睡眠时间(8-9小时)有助于延缓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2.充足日照。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分钟,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3.规律运动。运动对调控骨的生长、发育、成熟、重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运动或体育训练可改善骨量和骨强度,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太极拳、瑜伽和舞蹈对改善股骨颈骨密度效果最佳,五禽戏、八段锦提高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发生,广场舞、健步走、游泳等运动可改善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碳酸饮料、茶和咖啡的摄入量增多会导致骨折风险增加,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image.png







骨质疏松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规范化、持续性治疗。关注骨骼强度,越早重视、科学干预,骨骼才能始终保持坚实,支撑我们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如您想要了解更多骨健康相关知识,欢迎咨询百色市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骨病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