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图片来源网络,且仅用于公益宣传,如侵删发布时间:2025-02-13 作者:脑病科 吴德超点击: 次
中风,这个健康的“隐形杀手”,以高致死率、高致残率让无数人谈之色变。今天,就来为大家揭开中风的神秘面纱,讲讲如何防治这个健康大敌。
中风,在中医里,症状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还伴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它发病迅猛,就像古人形容的“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病情变化多端,和自然界中风的“善行而数变”特性相似,所以被称为“中风”。
西医称之为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一旦出现中风症状,必须立刻前往医院,首先要做的就是头颅CT,它能快速、准确地区分到底是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还是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是鉴别这两种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病情稳定后可进一步做头颈部CTA检查,进一步明确是否有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等血管病变。抽血检查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
治疗中风,关键在于尽早评估是否能进行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治疗,这两种方法是让血管重新通畅的重要手段。而且,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不过,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也有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必须在专科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这样才能在获得最大治疗效果的同时,把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风险降到最低。
中医对中风的治疗有独特疗效,《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从而提出滋液息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治疗方法。
急性期:通过辨证论治,可服用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桃核承气汤、羚角汤合安宫牛黄丸、涤痰汤合苏合香丸、参附汤合生脉散等;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用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地黄饮子等,可配合火龙罐、针灸、中药烫疗、中药足浴、艾灸、穴位贴敷、脐灸、雷火灸等中医特色治疗。
中医一直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中风更是重中之重。《证治汇补●预防中风》里提到:“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饮食清淡,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如果本身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疾病,一定要积极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中风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就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它对我们健康的威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远离中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