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治未病科 游潞发布时间:2025-02-26 作者:点击: 次
2.脸色“不好看”:原本红润的脸蛋变得苍白如雪,或者像被刷了一层土黄色的漆,毫无血色,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好几岁。
3.心跳加速,失眠来袭:心脏时不时“砰砰”乱跳,晚上躺在床上,脑子却异常清醒,数羊数到天亮也难以入睡,还老是做梦,一晚上像演了一场“大戏”。
4.头晕目眩,眼前一黑:起身太快时,眼前突然一黑,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眼睛也干涩、模糊,看东西都费劲。
5.女性专属烦恼:月经变得不规律,要么推迟,要么量少得可怜,颜色也淡得像水,严重的甚至直接“闭经”。
2.过度劳累“拖后腿”:不管是搬砖的体力活,还是烧脑的脑力活,干太多都得消耗大量气血。再加上熬夜追剧、打游戏,作息不规律,身体根本没时间“回血”。
3.情绪“添乱”:长期焦虑、抑郁、紧张,身体里的“气”就像被堵住了一样,无法顺畅运行。气不畅,血也就跟着“迷路”,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输。
4.疾病“捣乱”:像贫血、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慢性病,就是身体里的“吸血鬼”,长期消耗气血。大病、久病之后,身体元气大伤,气血也会跟着亏虚。
5.先天不足“背锅”:有些人天生就没从父母那里“继承”到足够的气血,后天再不注意调养,就更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问题了。
1.吃吃喝喝补气血:多吃红枣、桂圆、黑芝麻、猪肝、菠菜、黑木耳等“补血神器”,可以煮成粥、炖成汤,或者做成小点心,美味又养生。记得饮食要均衡,别亏待了身体。
2.中药调理来帮忙:在医生的指导下,吃点八珍汤、归脾汤、十全大补丸等中药或中成药,给气血来个“大滋补”。
3.运动让气血动起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 - 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就像给身体“打气”,能促进气血循环,让你活力满满。
4.作息规律很重要:23点前躺平,开启身体维修模式,失眠时播放《黄帝内经》有声书——知识催眠双倍疗效,做梦都在补气血。
5.心情舒畅气血旺:别让坏情绪影响了你的气血,听音乐、看书、旅游,怎么开心怎么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气血自然就顺畅了。
6.经络养生小妙招:
①按摩穴位:
按摩一些具有补气血作用的穴位,如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血海穴属脾经,可养血活血;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经络的交会穴,能健脾益血。每个穴位每次按摩3-5分钟,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
②艾灸:
艾灸关元穴、气海穴等穴位,能温阳补气、培元固本。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 寸;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1.5 寸。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7.远离不良习惯:别再过度劳累了,该休息就休息。戒烟限酒,告别熬夜、暴饮暴食,给身体一个“喘气”的机会。
气血不足可不是小事,它会悄悄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不过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就能轻松应对。要是症状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别硬扛。希望大家都能气血满满,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