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耳鼻咽喉科 黄慧敏发布时间:2025-02-27 作者:点击: 次
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2025年主题为“健康聆听,无碍沟通”。听力一旦出问题,交流就麻烦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耳聋是怎么回事,再学学中医预防的实用妙招,让耳朵时刻“在线”!
1.遗传因素:部分耳聋与遗传有关,尤其是先天性耳聋,可能由基因突变或家族遗传导致。
2.环境噪声: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如工厂、音乐会等)或突然的强噪声(如爆炸)可能损伤内耳,导致噪声性耳聋。
3.耳部感染的:中耳炎、外耳道炎等耳部感染如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4.药物副作用: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化疗药物这些,虽然能治病,但它们有耳毒性。要是长期或者过量用,就可能导致药物性耳聋!
5.年龄因素:人上了年纪,听觉器官也会慢慢“退休”,出现老年性耳聋,听力就会一点点下降。
6.外伤:头部或者耳朵受伤,听觉神经或者耳部结构被破坏,也会引起耳聋。
7.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这些慢性病,会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听力也就跟着受影响了。
中医认为,耳聋和肾气不足、气血失调、外邪侵袭这些都有关系。所以中医预防耳聋的办法,就是从整体调理身体,让我们的体质变强,把耳聋“拒之门外”。
中医常说“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听力才好。平时可以多吃点黑芝麻、核桃、枸杞这些食物,就像给耳朵“加油”一样。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点六味地黄丸。
气血不足的话,耳朵就像没“吃饱饭”,没办法好好工作。这时候可以试试针灸、耳部按摩等,或者吃点当归、黄芪这些补气血的中药,让耳朵充满活力。
风寒湿邪就像冬天的冷风,会偷偷钻进耳朵里,让听力下降。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待在又冷又潮湿的地方。
中医推荐按摩耳部的穴位,像耳门、听宫、听会这些,每天按一按,能让耳部血液循环变好,预防耳聋。
情绪太焦虑、抑郁,会影响气血运行,听力也会受牵连。所以保持心情舒畅,就是给耳朵“放轻松假”,对预防耳聋很有帮助。
6.饮食调理,给耳朵“挑美食”:
多吃点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像绿叶蔬菜、坚果、鱼类,这些都是耳朵喜欢的“美食”。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然耳朵会“抗议”的!
1.远离噪声环境:尽量别长时间待KTV、酒吧等高强度噪声环境里。要是实在没办法,就戴上耳塞或者耳罩,把噪声“挡在外面”。
2.安全使用耳机:用耳机的时候,记住“60 - 60”原则,音量别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用的时间也别超过60分钟。
3.避免不当挖耳:千万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损伤耳道和鼓膜。
4.积极治疗耳部疾病:要是出现耳朵疼、发闷,或者有耳鸣、听力下降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耳聋的原因有很多,预防耳聋得从各个方面做起。中医的这些方法简单又实用,大家不妨试试。在2025年爱耳日,让我们一起用中医智慧守护听力健康,畅快聆听这个美好的世界!
擅长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疾病的诊治及各种手术的操作技能,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危急重症的救治、事故鉴定、过敏反应的诊疗等技术。
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疾病诊治,如变应性鼻炎、咽炎、鼻窦炎、中耳炎、耳鸣耳聋等疾病,能独立开展耳鼻咽喉常规手术。
擅长调治神经性耳鸣、耳聋、变应性鼻炎、喉源性咳嗽、慢性咽喉炎等疾病。对耳科,鼻腔、鼻窦,咽喉疾病预防和治疗有独到经验;能熟练运用中医中药、微创手术等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