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脾胃肝病科 李凤发布时间:2025-03-17 作者:点击: 次
明明什么都没做,但就是懒得动也不想动
一觉醒来没有解困,反而有点晕乎乎的
工作时精神萎靡,浑浑噩噩
就连手中的鸡腿也不香了
如果出现上面的情况
那就是身体在向你传达一个信息
该调养脾胃啦!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食物。水谷精微经过胃的消化和脾的吸收、运化,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气血精津等物质,使身体得以维持生命活动。而五脏之中,脾属土,肝属木。春季万物复苏之际,肝气尤为旺盛,木克土,过盛的肝气易克制脾土,从而引发肝脾失和。所谓“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整个身体的“根基”,脾胃虚了,人就容易生出各种小毛病。
1.食欲减退:《四十九难》曰:“夫脾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胃既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倦困,心腹痞满,兀兀欲吐而恶食。”脾胃虚弱则脾胃功能失调,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会出现食欲不振、早饱、胃脘胀满等症状。
2.疲倦乏力:《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人体的四肢需要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四肢的营养输送,全赖于清阳的升腾宣发,脾主运化和升清,因此,脾气健运,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轻劲有力。脾胃虚弱会使得身体产生虚弱感和疲劳感,经常感觉疲倦、无精打采,没有精力。
3.腹泻便溏:脾位于人体中焦,主运化水液,故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若运化水液的功能受阻,体内水湿便无法运化,中医认为“湿胜则濡泻”,脾胃湿困可致腹泻、便溏、大便稀软、不成形等症状。
4.胸闷气短:《脾胃论》曰:“脾始虚,肺气先绝”。脾胃虚弱令中气不足,脾气无法升清滋养肺,会产生心慌气短等症状。
同时,饮食不当、饥饱无度、情绪失调、过度疲劳、长期疾病、先天禀赋等原因也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现代人往往饮食过度油腻,或长期食用生冷和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导致脾胃运化所阻。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规律的生活作息、较大的精神压力以及人们在饮食、生活习惯发生的变化,都让脾胃功能受到了影响。
(一)药食同补
中药调理主张健胃利脾,补虚益气,强健脾胃功能,可用药材包括黄芪、白术、党参等,常用药品包括补中益气汤、除风湿羌活汤、参茯白术散等。
同时,可适当食用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薏米、芡实等,主张温补滋养、化湿祛痰,常用药膳包括山药薏米芡实粥、陈皮三仙饮、小米南瓜粥等。
温馨提示:药膳不能代替正规治疗,如症状严重或持续较久,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
(二)中医外治
1.艾灸疗法:利用艾绒的温热刺激作用,通过灸法对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以调和气血,强身健体。对胃寒型胃痛起到很好的温中止痛作用。
2.脐灸疗法:脐灸在胃肠疾病治疗中能起到调和脾胃、升清降浊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痛、反胃、胃胀、呕吐、泄泻等。除脾胃病外,脐灸也具有通调三焦,利水消肿;调理冲任,温补下元;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敛汗固表,涩精补虚的功效,亦能用于日常保健中。
3.中药烫熨疗法:通过温热刺激和药物渗透,调节人体气血功能,使气血经络充盈、运行顺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4.穴位贴敷疗法:通过体表穴位作用于相应脏腑,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脏腑失调引起的病症,如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泻等。
1.遵循饮食有节。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一日三餐不少,避免暴饮暴食和饥饱过度,少食油腻、生冷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宜清淡和滋补,可多吃粗粮杂粮、新鲜蔬菜。
2.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调理情绪,排解忧患,保持愉悦和积极向上的心情,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可通过运动、倾听轻音乐等方式舒缓心情。
3.保持良好作息。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脾胃修复的关键时间,同时气血于辰时(上午7点-9点)流注足阳明胃经,又于巳时(上午9点-11点)流注脾经,是养脾胃的最佳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11点休息,最迟不超过12点,保持足够睡眠;于早上7点至9点间吃早餐,9点至11点间进行劳动和运动,顺应气血流向。
4.保持适量运动。八段锦、太极拳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也可选择包括散步、慢跑等适度的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如您想要了解更多脾胃养护的相关知识,欢迎咨询百色市中医医院脾胃肝病科。
百色市中医医院脾胃肝病科是中西医并举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特色专科,是广西脾胃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消化道早癌规范诊疗联盟成员单位、广西门静脉高压症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广西中医药管理局肝病质控中心百色分中心。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护士10名。开放病床25张。
脾胃肝病科由病房、内镜室、毛德文广西名中医工作站、余贤恩专家诊室、脾胃肝病科门诊、乙肝治愈咨询门诊组成。优势病种包括:功能性胃肠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难治性胃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息肉病等)、疑难性肠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便秘等)、各种慢性肝病及胆胰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难治性腹水、急慢性胰腺炎等。
科室充分运用中医养治理念和特色优势,以“未病先防调体质,既病防变显仁心”为宗旨,结合科室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诊治理念,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缓解慢性乙肝等病毒性肝病的纤维化、肝硬化进展到肝癌的进程。面对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保健人群及热衷于传统医药养生人群,严格遵循“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防复”和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个体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的适宜性健康干预。
食管及胃肠镜疾病内镜下诊断,内镜下息肉治疗、消化道出血、内痔的内镜治疗技术(药物注射、钛夹止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等)、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内镜下治疗胃石症等内镜下治疗技。依托高清胃肠镜技术开展早癌筛查。
开展中药贴敷、中药烫熨、中药灌肠、针灸、耳穴治疗、艾灸疗法、穴位注射、拔罐、足浴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科室特色技术:五位一体疗法。内服中药 + 外治疗法(穴位贴敷/艾灸) + 内镜微创技术 + 膏方调理 + 现代康复支持,专治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功能性腹痛、功能性便秘等。
拥有先进的290电子胃肠镜系统、C1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氩气高频电刀等医疗设施。
文晓涛
脾胃肝病科专家,副主任医师。系医院纪委书记,在职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广西中(壮)医优秀临床人才,师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德文教授。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脓肿、重型肝炎、肝衰竭、肝硬化、脂肪肝及原发性肝癌等疾病。
余贤恩
主任医师、内科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脾胃肝病科专家。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和较强的科研教学能力。师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柯美云教授及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科李兆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百色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及百色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国际胃肠电学会会员、广西医院协会120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消化分会和广西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的常委和委员。
采用传统医学四诊和调理技术以及现代医学内镜影像和锚定靶点等技术对消化(脾胃肝)病进行“态靶辩治”中西医结合诊治,尤其对反胃、腹痛、便秘、腹泻、急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化、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分型)、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胃肠息肉、胆石症、肥胖及脂肪肝、肝炎、肝硬化、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及消化肿瘤诊疗具有较高的造诣;结合中医脏腑理论与现代脑-肠轴知识对顽固性呃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难治性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及肠易激综合征等取得较好诊疗效果。
林寒梅
脾胃肝病科主任,主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曾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进修学习。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脾胃、肠道疾病及中医药联合中医外治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温阳扶正脾胃相济,医患同舟肝胆相照。
科室门诊:门诊楼二楼脾胃肝病科、内镜室、余贤恩专家诊室
住院病区:住院楼10楼
门诊电话:0776—2996105
内窥镜室:0776—2996106
医师办公室电话:0776—2960926
护士站电话:0776—296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