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关于输血的这些小知识你知道吗?

来源:图片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发布时间:2025-02-05 作者:输血科 黄美珍点击:



在医院里,经常看到提着保温箱的医护人员,这个保温箱里,装着的是拯救生命的希望——血液。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输血那些事儿,让大家对输血不再陌生!


一、什么是静脉输血?



简单来说,静脉输血就是把全血,或者像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些成分血,通过静脉输到身体里。正常人身体里的血液,大概占体重的7% - 8%。打个比方,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身体里就有3500—4000毫升的血液。血液里的这些成分,就像一个个勤劳的小卫士,随着血液流动跑遍全身,一起维持着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转。

二、哪些人需要输血?


1.大量失血的人:要是不小心流了200—400毫升的血,身体能慢慢恢复,没多大影响。但要是失血量超过了全身血液总量的20%,可能就会出现出汗、恶心等情况,脉搏也变得微弱,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
2.血液功能有问题的人:有些人凝血功能不好,或者严重贫血,还有些人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这些都是因为身体里缺少了某些血液里的重要成分,影响正常的身体机能,所以需要输血来帮忙,让身体好起来。
3.其他特殊情况:像有肾脏系统疾病、自身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人,可能需要做血浆置换才能维持生命。血浆置换就像是给血液来个大扫除,把身体里含有致病物质的血浆分离出去,再补充进正常的、干净的血浆。

三、输血都有哪些种类?


1.血浆:要是做了大手术,或者严重受伤、烧伤,身体里的血液不够用了,这时候输点血浆,就能增加全身的血液量,让血液循环起来。

2.红细胞:对于器官移植的病人、突然大量失血的人,还有因为自身免疫问题失血的人,输注红细胞能保证身体各个器官正常工作。

 3.血小板:如果血小板太少,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有出血性疾病,比如急性白血病,就需要补充血小板。

4.冷沉淀:主要是因为严重的创烧伤、白血病、肝功能衰竭,或者遗传原因,导致凝血功能有障碍,输入冷沉淀就能有明显的改善。

5.其他血液制品

◆白蛋白制剂:适合外伤、肝硬化、肾病还有烧伤的患者。

◆免疫球蛋白制剂:能预防和治疗病毒、细菌等感染性疾病。

◆凝血因子制剂:专门用来治疗像血友病这种有严重凝血障碍的出血性疾病。

四、怎么保证输血安全?


1.血液来源安全:正规的血液都是通过正规机构,用规范的方法采集来的。那些不符合标准的血液,无法进入血库,更不会用到患者身上。刚采集的新鲜血液,也会经过特殊的杀菌消毒处理,最大程度保证安全。

2.血液储存安全:不同的血液制品,储存的温度和条件都不一样。血库里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检查,严格按照要求保存,保证血液的质量。

3.血型鉴定安全:血型分ABO型,有O型、A型、B型、AB型四种,还有RH血型,分为阳性和阴性,RH阴性血就是大家说的“熊猫血”。输血前是需要先抽血验血型,只有血型匹配了,才能减少不良反应,保证输血安全。

4.输血过程安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各种化验结果,仔细判断在什么情况下该输什么血,输多少。每次输血的时候,医护人员都会反复核对,确认信息无误后才会开始输,整个过程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在输血的时候,护士也会一直盯着患者的反应,确保输血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