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小雪节气养生攻略,这些要点要牢记

来源:图片来源网络,且仅用于公益宣传,如侵删发布时间:2024-11-21 作者:治未病科 黄彩昉点击:


今日小雪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是寒气凝聚的节气,此时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闭藏,是寒冷真正的开始。人体正处于阴盛阳衰的阶段,养生需注意顾护阳气。



小雪节气养生该注意哪些呢
起居上:顺时作息,防寒保暖

小雪节气昼短夜长,光照不足,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凋零、虫蛇眠以养精。所以小雪起居以养为主,顺应节气,宜早睡晚起,早睡以10点前为宜,以养护阳气,晚起以日出为度,能固护阴气,应避免熬夜、疲劳过度,充足的睡眠使人精力充沛和增强免疫功能。此时还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寒气侵袭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饮食上:适当进补,预防内火

小雪虽是进补的最佳时节,但不宜大补,应顺时而养,多食温补之物,如羊肉、鸡肉、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桂圆、大枣、核桃等食物,以温补御寒,养肾固精。但冬日气温下降,大多人喜欢吃火锅、辛辣之物等,以及现在室内暖气的广泛使用,容易让人体内积热,出现口腔溃疡、面部痤疮、便秘等“内火”的症状。此时应适当吃些清淡润燥的蔬果,以滋补津液,如:大白菜、萝卜、香蕉、梨、苹果等,忌食辛辣、肥甘厚味等食物。


情志上:恬淡虚无,保持愉悦

《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小雪节气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阴气渐盛,万物凋零,心情也会受其影响,冬季亦是情志疾病高发时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或加重抑郁症。此时应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节制喜怒,保持恬淡虚无之心。如情绪低落时,可以多出去走走,多晒晒太阳,以振发体内的阳气;也可以听听音乐,以抑制波动的情绪;还可以多参与社交娱乐活动,与人交流沟通以舒展情志。


运动上:适当运动,升阳抗寒

民谚有云:“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动能升阳,动助血行气畅,通过适当运动,既能疏通筋骨,增强体质,提高抗寒能力,还能减轻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对冬日有晨练习惯的人来说,尽量在日出后或者午后进行,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霾中锻炼,以免受凉。运动项目应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如八段锦、太极拳、慢跑、体操、散步等。如果天气太冷不想外出运动,可以选择室内健身“五搓”:搓手、搓脸、搓头、搓脚、搓胸背。


穴位养生:按揉太溪穴

太溪穴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揉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太溪穴,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以在晚上临睡前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日一次。或者使用艾条艾灸,每次15~20分钟。

作用:滋肾养阴,补精填髓,改善腰膝酸软,耳聋耳鸣,失眠健忘等。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肾经经气最充足的地方,是肾脏的大补之穴。每天坚持揉按,可使气血可以更好地上达于面,下行于足,也可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养生食补: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适量,一起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一周一次。

作用:温中补虚、补气养血、散寒止痛,开胃健力。

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建议食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