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脾胃肝病科 陆彩艳发布时间:2025-03-01 作者:点击: 次
在中医的理论里,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源泉。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等都在悄悄伤害脾胃,让各种消化系统的毛病找上门来。别慌!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套脾胃病患者的日常调理秘籍,从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管理等方面下手,帮脾胃重新“支棱”起来!
应选择新鲜、易于消化的食材。推荐南瓜、胡萝卜这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以及小米、糙米等这些温和的谷类。山药、扁豆、莲子这些食材,也调理脾胃的“小能手”。
吃饭可不能太“偏心”,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全都得照顾到。可以把肉类、豆制品、五谷杂粮和各种蔬菜水果变着法搭配起来吃。
别做“光盘侠”!吃到七分饱就停,给脾胃留点“摸鱼时间”。
蒸、煮、炖这些烹饪方式堪称脾胃的“温柔呵护法”,用它们做菜,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营养 同时减少油脂的摄入,更适合脾胃虚弱者。
冰镇奶茶、麻辣火锅、深夜烧烤——这些“快乐刺客”都会让脾胃瑟瑟发抖。
1.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如散步、太极拳等,但需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
2.充足睡眠:晚上11点前睡觉,让脾胃准时“下班充电”,拒绝“996式加班”!
3.情绪调养:少生气、少焦虑!毕竟“气饱了”真的会伤胃,不如追个喜剧片,笑一笑十年少~
1.中医药膳:枸杞子能够滋补肝肾,黄芪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党参则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这些药材可以与粥、汤等食物搭配烹饪,如黄芪炖鸡、党参煲瘦肉等。但是,药膳的制备和使用应当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2中药方剂:对于脾胃功能失调的患者,可经过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中医方剂。比如,常见的健脾丸对于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补中益气丸则适合气虚型的脾胃病患者,可以帮助增强气力,改善疲乏无力。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任何中药方剂之前,都必须经过专业人士的诊断与处方,切勿自行用药。
1.针灸和按摩:适当的针灸和腹部按摩可以调整脾胃气血,增强其功能。对于脾胃病患者来说,如足三里、中脘等穴位的针灸,可以有效地调整脾胃气血,增强消化功能。而腹部按摩则是通过外部的手法刺激,以促进腹内器官的血液循环和气机运行,对于缓解脾胃不适有很好的帮助。
2.温热敷贴:艾灸可以温阳散寒,调和脾胃,特别是在天气寒冷时,可以帮助缓解由寒邪引起的脾胃不适。温热敷贴则是将制备好的药物敷贴在脾胃相应的穴位上,如神阙、气海等,通过药物的渗透和温热的刺激,达到温中健脾、调节气血的效果。
百色市中医医院专家温馨提醒:脾胃问题别硬扛,早调理早轻松。以上方法仅供参考,效果因人而异,调理请找专业中医师“对症下药”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