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脾虚百病生,出现这些症状,该调理脾胃了!

来源:发布时间:2025-04-14 作者:脾胃肝病科 李凤点击:








健康养生 中医有道


现代医学认为,胃和小肠负责消化食物并吸收营养,大肠负责排泄固体废物,脾则是一个淋巴造血器官,参与免疫反应和解毒作用,同时负责红细胞的滤过、清除和贮存,也是血小板形成和凝集的场所。

但中医讲的脾胃,与之则不同。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食物。水谷精微经过胃的消化和脾的吸收、运化,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气血精津等物质,使身体得以维持生命活动。脾胃功能健康,全身机能正常运作,否则就会导致机体虚弱,出现各种病症。因此,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整个身体的“根基”,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脾胃虚弱往往由于饮食不当、过饥过饱、劳累过度、情绪失调、长期疾病、先天禀赋等原因。其中,饮食不当是脾胃虚弱的主要因素,例如过度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食物等都容易伤脾胃运化。此外,过度疲劳、不规律的生活作息、精神紧张等也会导致脾胃功能下降。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脾胃虚弱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










下面这些表现常常是脾胃虚弱给我们拉响的警钟:


01
食欲减退: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脾胃功能失调,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会出现食欲不振、早饱、胃脘胀满等症状。


02
疲倦乏力: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脾胃健壮则可以将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使得精神饱满,四肢有力。脾胃虚弱会使得身体产生虚弱感和疲劳感,经常感觉疲倦、没有精力。


03
腹泻便溏:


脾主运化水液。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减退,体内水湿无法运化,中医认为“湿胜则濡泻”,脾胃湿困容易出现腹泻、便溏、大便稀软、不成形等症状。


04
胸闷气短:


由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脾气无法升清滋养肺,使得肺气虚,会产生心慌气短等症状。


image.png





中医调养脾胃有妙招

首先,要遵循中医“饮食有节”的原则,适量饮食,避免饥饱过度和暴饮暴食,可多吃新鲜蔬菜、杂粮等清淡食物。不能过度饮食辛辣、油腻、生冷等伤脾胃的食物。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影响。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常见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打八段锦、太极拳等适度的有氧锻炼。

另外,中药、药膳、中医外治也可以辅助调理脾胃。中药可酌情服用,常用的药材包括黄芪、白术、党参等。药膳中可使用一些具有健脾益胃、化湿祛痰的食材如淮山、山药、薏米、五指毛桃、赤小豆等。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较久,建议寻求专业医疗治疗。


1.艾灸疗法:


艾灸是利用艾绒的温热刺激作用,通过灸法对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以调和气血,强身健体。对胃寒型胃痛起到很好的温中止痛作用。


2.脐灸疗法:


脐灸在胃肠疾病治疗中能起到调和脾胃、升清降浊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痛、反胃、胃胀、呕吐、泄泻等。除脾胃病外,脐灸也具有通调三焦,利水消肿;调理冲任,温补下元;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敛汗固表,涩精补虚的功效,亦能用于日常保健中。


3.中药烫熨疗法:


通过温热刺激和药物渗透,调节人体气血功能,使气血经络充盈、运行顺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4.穴位贴敷疗法:


通过体表穴位作用于相应脏腑,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脏腑失调引起的病症,如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泻等。


遵循养生要点





科室介绍



百色市中医医院脾胃肝病科是中西医并举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特色专科,是广西脾胃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消化道早癌规范诊疗联盟成员单位、广西门静脉高压症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广西中医药管理局肝病质控中心百色分中心。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护士10名。开放病床25张。


脾胃肝病科由病房、内镜室、毛德文广西名中医工作站、余贤恩专家诊室、脾胃肝病科门诊、乙肝治愈咨询门诊组成。优势病种包括:功能性胃肠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难治性胃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息肉病等)、疑难性肠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便秘等)、各种慢性肝病及胆胰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难治性腹水、急慢性胰腺炎等。


科室充分运用中医养治理念和特色优势,以“未病先防调体质,既病防变显仁心”为宗旨,结合科室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诊治理念,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缓解慢性乙肝等病毒性肝病的纤维化、肝硬化进展到肝癌的进程。面对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保健人群及热衷于传统医药养生的人群,严格遵循“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防复”和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个体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的适宜性健康干预。


一、科室业务

食管及胃肠镜疾病内镜下诊断,内镜下息肉治疗、消化道出血、内痔的内镜治疗技术(药物注射、钛夹止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等)、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内镜下治疗胃石症等内镜下治疗技术。依托高清胃肠镜技术开展早癌筛查。


二、科室特色

开展中药贴敷、中药烫熨、中药灌肠、针灸、耳穴治疗、艾灸疗法、穴位注射、拔罐、足浴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科室特色技术:五位一体疗法。内服中药+外治疗法(穴位贴敷/艾灸)+内镜微创技术+膏方调理+现代康复支持,专治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功能性腹痛、功能性便秘等。


三、科室设备

拥有先进的290电子胃肠镜系统、C1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氩气高频电刀等医疗设施。


四、专家介绍


文晓涛

脾胃肝病科专家,副主任医师。系医院纪委书记,在职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广西中(壮)医优秀临床人才,师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德文教授。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脓肿、重型肝炎、肝衰竭、肝硬化、脂肪肝及原发性肝癌等疾病。


余贤恩

主任医师、内科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脾胃肝病科专家。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和较强的科研教学能力。师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柯美云教授及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科李兆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百色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及百色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国际胃肠电学会会员、广西医院协会120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消化分会和广西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的常委和委员。


采用传统医学四诊和调理技术以及现代医学内镜影像和锚定靶点等技术对消化(脾胃肝)病进行“态靶辨治”中西医结合诊治,尤其对反胃、腹痛、便秘、腹泻、急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化、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分型)、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胃肠息肉、胆石症、肥胖及脂肪肝、肝炎、肝硬化、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及消化肿瘤诊疗具有较高的造诣;结合中医脏腑理论与现代脑-肠轴知识对顽固性呃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难治性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及肠易激综合征等取得较好诊疗效果。


林寒梅

脾胃肝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曾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进修学习。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脾胃、肠道疾病及中医药联合中医外治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五、服务理念

温阳扶正脾胃相济,医患同舟肝胆相照。


六、科室地址

科室门诊:门诊楼二楼脾胃肝病科、内镜室、余贤恩专家诊室

住院病区:住院楼10楼


七、联系方式

门诊电话:0776—2996105    

余贤恩专家诊室:0776—2965526    

内窥镜室:0776—2996106

医师办公室电话:0776—2960926

护士站电话:0776—296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