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由于母体与胎儿两方面因素,导致冲任气血不调,胎元失固而发病。常见病因有肾虚、血热、气血虚弱和血瘀。
1.肾虚为本:父母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大病久病穷必及肾;或孕后房事不节伤肾耗精,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发为胎漏、胎动不安;
2.血热扰动: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孕后过食辛热;或感受热邪,热伤冲任,扰动胎元,胎元不固;
3.气血虚弱:母体气血素虚,久病大病耗伤气血或孕后思虑过度,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不足,气血虚弱,冲任匿乏,不能固摄滋养胎元,致胎元不固;
4.血瘀阻滞:宿有痕瘀血占据子宫,孕后不慎跌扑闪挫、登高持重、孕期手术创伤等均可致气血不和,瘀阻子宫、冲任,使胎元失养而不固,发为胎漏、胎动不安。
中医保胎治疗作为一种传统医学疗法,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经络、脏腑的调理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平衡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以维持优良的身体状态,供给胎儿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