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祛邪扶阳好时机,冬病夏治正当时 ​

来源:社会服务科发布时间:2025-07-04 作者:点击:






三伏养生指南


SANFU HEALTH GUIDE


俗话说“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

“三伏天”是人体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肌肤腠理开泄,有利于药物渗透吸收。在该时间段采用特定药方,配合外治疗法,选取不同穴位进行敷贴,通过温补阳气、驱散寒邪的方法来治疗或预防疾病,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体质,从而使冬季易发病减轻或不再发病,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此谓之“冬病夏治”。


让我们来看看“冬病夏治”有哪些高招:








1
三伏贴


采用中药贴敷于穴位,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和穴位刺激,激发人体自我调节能力,加上天地间充盛的阳气,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适应症: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儿科疾病、骨关节疾病、妇科疾病等。

2
温经姜疗


温经姜疗是一种借助生姜温热特性开展的传统疗法。将生姜捣碎后置于人体穴位(如腹部、腰部),借助艾绒燃烧的热量使生姜药性渗透人体经络与穴位,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适应症:

(1)寒凝血瘀所致问题:如畏寒肢冷、关节冷痛(风寒湿痹)、痛经、月经不调(宫寒型)。

(2)经络阻滞症状:局部麻木、气血循环差(如手脚冰凉)。

(3)虚寒性胃肠不适:胃寒腹痛、消化不良(需配合腹部穴位)。


适宜人群:

(1)寒湿体质者(常见怕冷、舌苔白腻)。

(2)因寒邪引起疼痛或气血不畅的人群(如久坐导致的腰部冷痛)。

(3)女性宫寒、痛经、产后调理需求者。


3
如意八卦灸(脐灸)


脐灸以肚脐(神阙穴)为作用点,通过药物敷贴、艾灸等方式调理脏腑功能。


适应症:

(1)消化系统疾病:腹泻、腹胀、便秘、消化不良、脾胃虚弱。

(2)妇科问题: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

(3)泌尿系统及肾虚症状:遗尿、尿频、腰膝酸软、肾虚腰痛。

(4)亚健康调理:免疫力低下、疲劳乏力、失眠(通过调和气血)。


适宜人群:

(1)脾胃功能差、饮食不规律者。

(2)宫寒、妇科慢性炎症患者(非急性发作期)。

(3)失眠、肾虚或需要固本培元的亚健康人群。


4
葫芦灸


葫芦灸是以葫芦为器具盛放艾绒施灸,借助葫芦的形状和材质,使温热效应集中作用于特定部位,增强温通效果。


适应症:

(1)肾阳虚衰相关问题:腰膝酸软冷痛、夜尿频多、性欲减退、宫寒不孕。

(2)寒湿型病症:寒湿腰痛、腹部冷痛、关节风湿痛。

(3)盆腔虚寒:慢性盆腔炎(寒湿瘀滞型)、痛经、带下清稀。


适宜人群:

(1)肾虚体质者(尤其怕冷、夜尿多)。

(2)腰部、腹部受寒湿侵袭导致疼痛者。

(3)需温肾壮阳、祛湿散寒的中老年人群或久坐族。

5
悬空灸


悬空灸是艾灸疗法的一种,指将艾条点燃后,保持一定距离(通常3-5厘米)悬于穴位或患处上方,通过艾火的温热刺激及药性渗透,达到治疗作用。


适应症:虚寒性病症、妇科与男科问题、亚健康与体质调理、外伤与康复。


适宜人群

(1)体质偏虚寒者:常见表现怕冷、手脚冰凉。

(2)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冬季易发作)、慢性胃炎(遇寒加重)、慢性盆腔炎(寒湿型)。

6
面部火龙罐


面部火龙罐将(特殊陶瓷罐)结合艾灸与刮痧,作用于面部经络。


适应症:

美容养颜:面部暗沉、色斑、皱纹、松弛、黑眼圈。

五官疾病:眼疲劳、近视、鼻塞(鼻炎)、面瘫恢复期。

气血调理:肝郁气滞型面色发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皮肤问题。

亚健康症状:头部疲劳、失眠(通过面部经络舒缓)。


适宜人群:

(1)追求面部美容抗衰者。

(2)长期熬夜导致面部皮肤问题者。

(3)有眼鼻不适或面瘫康复需求者。




三伏很短,健康很长,“冬病夏治”正逢其时!千万别错过哟!

9214321d2f621223ee76406506e0993a.png


“三伏贴”

咨询科室:治未病科

地点:百色市中医医院门诊楼5楼

咨询电话:0776-2995183


“外治项目”

咨询科室:中医综合治疗区

地点:百色市中医医院门诊楼4楼

咨询电话:0776-296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