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乌梅中药饮乌梅中药饮是中药代茶饮的一种,是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原则指导下,依据辩证或辩证与辩病相结合的原则,以乌梅和其他中草药为配方制成的饮品。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经》曰:“热伤气,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乌梅中药饮根据不同的配方,...
2024-05-30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小满,江满河满”小满之时,进入夏季,气温升高,同时雨水增多,天气闷热潮湿,脾脏“喜燥恶湿”,受“湿邪”的影响最大,故小满时节养生的重点是“防热防湿”。未病先防--防皮肤病小满时节,天气湿热,雨量增多,尽量不要淋雨或汗水湿衣,避免外感湿邪,湿气郁积在皮肤容易诱发湿疹、痱子等皮肤病,为了预防此类疾病,提倡注意居家和个人的卫生,穿着透...
2024-05-21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夏天正式开始。立夏之后,气温开始升高,炎热降临,雷雨增多,草木茂盛,树荫初成,万物至此时皆长大。此时人的阳气开始逐渐旺盛,新陈代谢也开始增强。标志着自然万物由“生”到“长”的一个转折。养心安神,始于立夏《黄帝内经》说:“火热为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所以夏季养生的要点在于养心守阳。调整作息立夏节气,昼长夜短,宜晚睡早起,晚睡应在晚十一点前,以顺应自然界阳...
2024-05-04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正式开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立夏之后,天气渐热,阳气渐长、阴气渐弱,人体的阳气外胜于表,人常容易感觉心烦、燥闷、眠差。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中医认为,心在五行之中属“火”,为夏季主时之脏,与暑热之气相通,主管人的精神活动。但是因为夏季暑热之气易亢而为邪,反过...
2024-05-04在日常生活中,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应根据病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用药,掌握服药的温度、服药的剂量、服药的时间和注意事项,从而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中药因其剂型或治疗目的不同,其服用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严格...
2024-04-2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于每年公历4月19-21日交节。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明显增多,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是播种移苗、掩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进入谷雨,气温上升明显,自然界的阳气骤升,对于素体肝火较旺的人,随着自然界阳气的升发,如果肝气升发太过,容易引起“春火”,出现情绪波动、心烦、易怒等不适,饮食上可适当食用清利肝火之品来疏肝泻火。...
2024-04-19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是播种百谷,催生希望的时节。谷雨时节,天地阳气骤升,处于春夏之交,脾气旺盛,能有效吸收更多的水谷精微,是养生的好时候。谷雨养生除了养肝护肝外,更要注意健脾祛湿。健康饮食调脾胃谷雨时节,潮湿多雨是此时的气候特点。湿邪容易侵入人体,湿为阴邪,易损阳气,易伤脾胃,脾失健运,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症状,饮食上需...
2024-04-18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清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清气上升,天清地明,天气渐暖,人体各项机能也开始从寒冬慢慢苏醒,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很多疾病都是因为逆于自然而生,各种“开春病”随之而来,所以,清明养生贵在顺应自然,与自然同气相求。中医认为,调畅情志、调肝健脾、行气化湿是清明时期养生的重点。1.调畅情志清心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
2024-04-07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昼夜平分、寒暑均等,春分一到,阳气渐升,和阴气正好相等,此时养生最重要的应该注重保持阴阳平衡。春分养生如何保持平衡?重点在于以下几点:一、起居有节睡眠上宜晚睡早起,晚睡应在晚十一点前,漫步缓行,为防止春困,中午可适当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大约30分钟左右为宜。优质的睡眠可使阴阳气血调和。二、穿着适当春分时节大气日渐暖和,但早晚温...
2024-03-19中药的服用方法一、服用时间空腹服: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及驱虫药均宜清晨空腹服。饭前服:多数药特别是补虚药和治疗肠胃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饭后服:消食健胃药或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睡前服:一般安神药宜在睡前30~60分钟服用,涩精止遗药和缓下剂也宜在...
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