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个小黑点嘛,不痛不痒的,补它干啥?”这是很多人看到牙齿上出现小黑点时的反应。可您知道吗?就是这么一个一颗小小的黑点,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可能会让您“痛到怀疑人生”。今天,百色市中医医院口腔科专家就来告诉您,爱护牙齿和及时补牙是多么重要。一蛀牙“成长日记”“出生”阶段:小黑点(浅龋) 牙齿表现:牙齿表面出现小黑点或白斑,既不痛也不痒,不注意的话可能还没发现。你的想法:“没事,反正别...
2025-07-07小暑随着小暑时节来临,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正是人体阳气活动旺盛之时,此时骄阳普照,阳热下降,地热蒸腾,湿气充斥,“湿热交蒸”到达顶点。阳邪与湿邪并重,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所以此时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暑湿交蒸时节,中医教您如何过好小暑节气。一、起居上保证充足睡眠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可稍比秋冬季晚睡一些(但最好不超过23点),晚间睡眠时间相对不足,加...
2025-07-06三伏养生指南SANFU HEALTH GUIDE俗话说“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三伏天”是人体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肌肤腠理开泄,有利于药物渗透吸收。在该时间段采用特定药方,配合外治疗法,选取不同穴位进行敷贴,通过温补阳气、驱散寒邪的方法来治疗或预防疾病,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体质,从而使冬季易发病减轻或不再发病,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此谓之“冬病夏治”。让我们来看看“冬...
2025-07-04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阳气达到鼎盛的标志,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中医认为此时“阳气至极,阴气始生”,阳盛于外、阴伏于内,养生重点在养心护阳、防暑祛湿。一、起居养生夏至传统二十四节气夏至昼长夜短,宜晚睡(不宜超过23点)早起,午间小憩(午休20-30分钟),中午11点至13点是心经当令之时,是养心的关键时间。白天避免在烈日当空长时间暴晒,外出做好防晒(遮阳帽、太阳镜、防晒霜等)。夜间睡眠时...
2025-06-20一、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利用夏季(尤其是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通过温补阳气、驱散寒邪的方法来治疗或预防疾病,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体质,从而使冬季易发病减轻或不再发病。“冬病夏治”是一种蕴含着中医“天人相应”“治未病”的特色疗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就是三伏贴。二、什么是三伏贴?三伏贴,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在夏季三伏天...
2025-06-16中医养生在中医养生智慧的宝库中,脐灸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与文化底蕴。一、脐灸的奥秘:从传统理论到现代科学(一)中医理论的智慧之光中医认为,脐为人体五脏六腑之体,元气归藏之根。脐灸的核心在于对神阙穴进行精准刺激。神阙穴,位于人体肚脐中央,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更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司管人体诸经百脉。通过在神阙穴上进行隔药灸,能够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调和气...
2025-06-10一、夏季养生的特点《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认为,夏季阳气旺盛,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最需“养阳”之时。右江河谷入夏后,气温高、湿气重,人体易出汗、消耗大,阳气更易外泄。因此夏季养生要顺应时节,平衡阴阳,改善脏腑功能:1.“夏应心”:夏季与心脏相应,需注重养心,避免心烦气躁。 2.“暑多夹湿”:湿热交加,易伤脾胃,导致食欲不振、疲倦乏力,要祛湿健脾,温...
2025-06-09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夏至期间,气温升高,雨水增多,空气潮湿闷热,物品易发霉,蚊虫易滋生,人体也容易疲惫,萎靡不振。因此,芒种期间养生要顺应阴阳变化规律,宜清热利湿养阴,养生建议如下:01会作息,养精神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睡好“子午觉”,保证充足的睡...
2025-06-04小满节气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湿气渐重。因湿邪当令,阳气渐盛,而湿热易困脾,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影响代谢,可能引发体重增加或水肿。因此,小满期间可通过中医健脾祛湿、清热利湿的方法辅助调理身体。一、健脾祛湿,清淡为主小满时节1.多吃利湿食物:薏苡仁(健脾利湿)、冬瓜(清热利尿)、荷叶(降脂祛湿)、苦瓜(清热解暑)。2.少吃生冷油腻,避免过食冰饮、甜食、油炸食品,以免损伤脾...
2025-05-20今年4月,全国爱卫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3项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科学减重再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当中。当前,中医“药食同源”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结合成为了解决肥胖问题的创新路径,通过体质调理改善代谢根源,搭配低卡食谱实现科学热量控制,让减重不再依赖“饿肚子”或“疯狂运动”,融合中医智慧的健康食谱也能帮助大家拥有好身材。中医特色健康食品定制准则1.体质先行。从整体上调理体质,恢复机体...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