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睡眠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良好的睡眠对于维持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认知和记忆力有重要作用。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受自身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特别是昼夜节律的影响。睡眠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对维持神经、心血管、内分泌代谢、免疫、精神心理等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睡眠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认知与记忆能力。二、不同年龄段人群所需睡眠时长不同,且因人而异,良好睡眠常表现...
2025-04-27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位于春夏之交,阳气上升,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湿气渐盛,天气开始慢慢炎热起来。此时养生当以健脾祛湿、疏肝养阳,同时预防湿热邪气为主。顺应节气调养好身心,为夏季健康打下基础。以下推荐几个养生小知识:1.调整作息...
2025-04-19你的脖子还好吗?这份中医护颈指南请收好!低头刷手机、久坐办公、空调房久待……你的颈椎是不是也经常发出抗议?脖子僵硬、肩膀酸痛、头晕手麻,这些看似“小毛病”正在悄悄透支你的健康!今天就让中医专家教你科学护颈,轻松摆脱“僵脖子”困扰。颈椎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医称为“项痹”,项痹是指颈部因风寒湿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筋脉失养,引起以颈部关节、肌肉或筋膜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变形、...
2025-04-17孕期,是生命孕育的神奇之旅。在经历十月怀胎的漫长时间里,孕妈妈会遇到身体的种种不适,“先兆流产”便是其中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停经后阴道流血和腹痛,与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相对应。“胎漏”“胎动不安”,是指妊娠期间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淋漓不断或伴有轻微下腹痛、小腹坠胀和腰酸的一种疾病。胚胎因素、母体因素、男方因素及环境因素等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若治疗不及时或治之不当,可...
2025-04-16健康养生 中医有道现代医学认为,胃和小肠负责消化食物并吸收营养,大肠负责排泄固体废物,脾则是一个淋巴造血器官,参与免疫反应和解毒作用,同时负责红细胞的滤过、清除和贮存,也是血小板形成和凝集的场所。但中医讲的脾胃,与之则不同。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食物。水谷精微经过胃的消化和脾的吸收、运化,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气血精津等物质,使身体得以维持生命活动。脾胃功能健康,全身...
2025-04-14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起到新陈代谢的作用。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和藏血,能够调畅全身气机,确保气血运行无阻,稳定情绪,也能调节和储存血液,维持人体机能。《素问·五脏生成》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肝又为脏腑中的将军之官,主谋略,协调其他脏器。同时,肝脏也是脆弱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肝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演化出了“肝病三部曲”。一、什么是“肝病三部曲”?肝...
2025-04-07你大概听过这样的说法:女人一到更年期,就会变得易怒、情绪化、蛮不讲理。多少女性在情绪不佳时会被调侃“是不是更年期到了”。以至于很多女性都对更年期难以启齿。实际上,这些都是对更年期的片面了解甚至是误解。一、什么是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又称“绝经综合征”,中医称之“经断前后诸证”或“绝经前后诸证”,指在绝经前后(45~55岁),因卵巢功能衰退引起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导致血管舒缩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025-04-07恰逢清明节气到来,春意愈发浓烈,万物吐故纳新,当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的“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正是调理身体、管理体重的绝佳时机!中医在体重健康管理中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遵循整体观念调阴阳、运气血、强脏腑实现科学减重与调养,可通过辨识体质(如痰湿、气虚、湿热、阳虚、气郁等)来确定体重失衡的根本原因,并运用中医治疗技术(如针灸、埋线、推拿、刮痧、艾灸、中...
2025-04-03你是否经历过突然间的天旋地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或者感觉头重脚轻,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这些症状,很可能就是“眩晕”在作怪!一、什么是眩晕?简单来说,眩晕是一种运动错觉。你感觉自己或周围环境在旋转、移动或倾斜,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这些运动。这种感觉可能很轻微,也可能严重到让你无法站立或行走,而这种情况一般是由前庭系统病变导致的。二、中医对眩晕的认识眩晕在中医中属于“眩晕”“头眩”等...
2025-04-02长期久坐、频繁弯腰、长时间弯腰负重、腰椎受到外伤,都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诱因。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不仅要积极接受治疗,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护理。下面,让我们一起去get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技巧吧!一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技巧1.避免长期弯腰、负重在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定要避免超负荷用腰和频繁弯腰,如果一定要弯腰,要先缓慢蹲下,然后再捡拾起需要的物品,切忌...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