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中药一般服法是一天两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具体还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1、饭前服:治疗肠道疾病,宜在饭前服药,大部分能直接和消化道黏膜接触,可以较快、较多地被吸收而起作用。2、饭后服: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
2024-12-20节气传统节气今日大雪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正式开始。古人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在这个仲冬时节,人体也应当顺应天地,养精蓄锐,着眼于“藏”。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重视外在的气候变化,及时调适自身的正气,才能祛病于身外。那么,此节气该如何与天地万物同频共振,安度生命中的“大雪”时光?起居调养,早卧迟起老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
2024-12-05今日小雪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是寒气凝聚的节气,此时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闭藏,是寒冷真正的开始。人体正处于阴盛阳衰的阶段,养生需注意顾护阳气。小雪节气养生该注意哪些呢?起居上:顺时作息,防寒保暖小雪节气昼短夜长,光照不足,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凋零、虫蛇眠以养精。所以小雪起居以养为主,顺应节气,宜早睡晚起,早睡以10点前为宜,以养护阳气,晚起以日出为度,能固护阴气,应避免熬...
2024-11-21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自立冬开始,天气之间阳气由收变敛,由降变藏。人感天地气机变化,机体阳气亦渐敛藏于肾水之中。立冬《黄帝内经》有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天很容易感冒咳嗽,引发咽喉炎、肺部等问题,同时中风、心梗、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高发期。冬季是收藏的季节,也是我们养护身体的开始。所以,养生应遵循“藏”的原则,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立...
2024-11-06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您是否经常感到疲乏无力、焦虑烦闷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您是否常有失眠、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身体明明感到不适到医院体检,结果却显示没有异常如果您也存在上面这些问题那么很可能是亚健康一、什么是亚健康?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减弱的结果。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代表着人体内两种相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力量。当阴阳平衡被...
2024-10-31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变得寒冷,露凝结为霜,即为霜降。这个时候,阴冷凝露为霜,肃杀万物,万物蛰伏以养生。而人体亦会顺应天地阴阳二气的变化,阳气逐渐收敛潜藏,以顺应秋收之性,为冬天的潜藏做好准备。此节气该如何养生?1.饮食:适当进补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足见这个节气养生的重要。所以说真正的补养,其实在秋末,如果冬天补太多,反而难以运化。饮...
2024-10-22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十一长假刚结束,就迎来了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此时气温低,露水多,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且带寒意,故名寒露。寒露,是深秋的时令,由凉爽向寒冷转折,昼夜温差大,阴气渐重,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最易阴邪入体,受寒而诱发各种疾病。此时养生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呢?一、注意保暖,预防疾病寒露过后,天气渐冷,要注意保暖,适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凉,特别要注意脚部的保...
2024-10-08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第四个节气。“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秋分,暑气完全散尽,万物阳气渐衰,阴气渐长,凉燥与秋寒已然登场。秋分这一天,正是阴阳交接,分割寒暑的日子。故而秋分时节的养生也该顺应节气的转换而作出调整,应多注重滋阴润燥,收敛阳气,以平衡阴阳。一、起居调养:早睡早起,舒展阳气《黄帝内经》中讲:“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阴阳之气由夏外散转为秋收...
2024-09-24